什么是微距摄影 (Macro Photography)?是区别于常规摄影的一种特殊的摄影方法,微距摄影是以超近距离拍摄有关物体和主体,并可以得到比原实物大的影像以 1:1 的放大倍率,甚至更高。拍摄题材多以昆虫、植物及花卉等生态摄影题材,为一些细少至10mm至30mm的小生命带来极具细致的影像,透过摄影者的创意,从而为得到更具艺术和学术价值的影像。此外,也有很多专业摄影师运用微距摄影于广告商品拍摄,满足不同广告客户的需要!下面黑光摄影学校就黑你说说怎么来拍微距摄影。

摄影器材
为了得到以1:1放大比率或以上的原实物影像,需要配备一台像素高的单反相机,并装配一枝设有1:1放大比率的微距镜头,市面上有不同焦段的微距镜头,由 60mm、90mm、100mm至200mm,科技的日新月异,一些较的微距镜头已配备简称“VR”、“IS”、“OS”等的防震镜头,为摄影者放手持拍摄时也带来清晰的微距影像,即使使用没有防震的镜头,也可配备 “单脚架” 或 ”三脚架”以稳定器材拍摄。需要时,也要为主体利用「闪光灯」补光。

对焦技巧
微距镜头结构有别于其他镜头,因为要拍摄出精细的画面,镜头的对焦速度也相对较慢,尤其较长焦的镜头如180mm、200mm的微距镜头的对焦速度就更慢,大家可以“手动对焦”或“全时手动对焦”拍摄主体,“全时手动对焦(Full-time Manual Focus)” 功能可让摄影人于自动对焦时,也可以实时作手动对焦微调,大大节省时间,避免错过重要一刻。也可以使用对焦环先以手动微调至主体,再利用“自动对焦”功能把主体锁定,为求达到 佳的拍摄效果。摄影者需反覆练习有关功能,纯熟运用,避免于拍摄时慌乱,错失良机。

相机设定
恰当的拍摄设定是一张影像的重要元素之一,一旦设定不当,过大的光圈设定会使影像含糊不清,或是过细的光圈设定更使影像主体与散景主客不分,做成散景杂乱美的另类视觉。感光度ISO也不能过高,过高的ISO会使影像太多噪点,有损影像的视觉美,太慢的快门也可能因环境所带来的微动而导致模糊不清,故有恰当的设定是必要的。
建议光圈: F5.6 – F8.0
建议快门: 1/100 – 1/400
建议ISO: ISO 100 – 400
AV: F5.6 / TV: 1/200 / ISO: 200

使用闪光灯适当补光,并善用光源
为得到更理想的影像,在微距镜头下的 短对焦距离下拍摄主体是 佳的,但因镜头与主体很接近,极有可能遮住部分光线,所以以闪光灯辅助补光是不可缺少的。可使单反相机内置的机顶灯,或外置机顶闪光灯,也有一些专为微距摄的的环形闪光灯。由于在极近的拍摄距离下,摄影者可以“闪光灯曝光补偿”或“手动调配”减低闪光灯输出率,以免做成主体过曝等情况。
此外,还要掌握光源,尽量利用大阳伯伯的逆光源或侧光源,再配合闪光灯为主体面向镜头前面作补光,一幅近乎完主的影像尽于眼前。

后记
微距摄影是体现人类以外其他物种的 佳途径之一,它们比我们细少,但活得很坚强,不同的生物有不同的生存模式,我们透过微距摄影认识牠们,认识共生共存的价值。